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老師要教人性

搶食的薯條
髒亂的地板
未善後的書桌
是我要教育的人性

分享給別人的薯條
會善後容器的孩子
在混亂中自理好的好孩子
雖可貴卻不是我教出來的

外表是什麼?

是令人覬覦的表象
是阻礙升學的方向
是高不可攀的假象
是外貿協會的對象
是使人迷失的社會亂相


是到了年紀了才知道的真相
原來人生不是要求與某人相像     是要走自己的路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做事方法






生活道德與工作--阿基師怒飆廚師
比賽浪費食材 阿基師怒飆廚師


更新日期:2010/06/05 03:51 許俊偉/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許俊偉/台北報導】
「只要浪費食材,即便烹調技術再好,都稱不上是優秀廚師!」曾任多次國宴廚師的知名大廚「阿基師」鄭衍基,昨天擔任台灣美食展國內廚藝競賽評審,竟在廚餘桶內發現完整食材遭丟棄,當場「調教」參賽者要有「廚德」,不能浪費食材。

該項競賽昨天率先進行北區會前賽,十支參賽隊伍各有來頭,包括福華、圓山和華泰飯店等都組成團隊角逐「廚神」封號,未料卻遭阿基師當頭棒喝。

完整雞胸肉被丟棄 大廚直搖頭
昨天正當其他評審聚焦在參賽隊伍作品時,阿基師卻靜靜的一個人走進廚房,鎖定廚餘桶張大雙眼直瞧,赫然發現桶內竟有完整未被利用的雞胸肉、蝦漿和花枝漿等食材,忍不住直搖頭。

阿基師隨後在講評時心有所感的指出,料理競賽除了比廚藝,廚餘桶也可看出一名廚師的「道德」,直說食材和廚師的關係密切,浪費食材不僅沒廚德,也顯示廚師無法精準掌控烹調份量,他對著參選者大嘆:「每道菜只做六人份,廚餘桶內卻有十幾人份的廢棄食材,實在看不下去!」

他還語重心長指出,「參賽隊伍有公司出資,食材丟棄當然不痛不癢,但千萬別忘記,三餐無法溫飽的民眾還很多。」

要參賽者有「廚德」 籲納入評分
阿基師是國內知名主廚,專長廣東菜和果雕藝術,不僅上遍電視美食節目,日前剛受聘福容大飯店行政總主廚的他,節省踏實個性也眾所皆知,獨特評鑑觀點被認為相當值得廚師參考。
由於昨天的廚餘桶是各隊共用,還得再調錄影畫面才能確定是哪隊浪費食材,但阿基師直說,找出浪費食材隊伍後,即使積分第一名也會被他取消資格。

阿基師表示,希望今年經驗可做為明年參賽隊伍借鏡,也建議主辦單位明年應給各隊一個廚餘桶,並納入評分。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婚姻的一個數學概念

婚姻的成功
 取決於兩點:
一、找個好人。

二、自己做一個好人。
「如果這兩條沒有做到呢?」
那就變成4條了
一、容忍,幫助,幫助不好仍然容忍。
 二、使容忍變成一種習慣。
三、在習慣中養成傻瓜的品性。
 四、做傻瓜,並永遠做下去。
如果 
4條做不到,你又想有一個穩固的婚姻,那你就得做到 以下16
一、不同時發脾氣。
 二、除非有緊急事件,否則不要大聲吼叫。
三、爭執時讓對方贏。
 四、當天的爭執當天化解。
五、爭吵後回娘家或外出的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
 六、批評時話要出於愛。
七、隨時準備認錯道歉。
 八、謠言傳來時把它當成玩笑。
九、每月給對方一晚自由的時間。
 十、不要帶著氣上床。
十一、他或她回家時,你一定要在家。
 十二、對方不讓你打擾時,堅持不去打擾。
十三、電話鈴響時讓對方去接。
十四、口袋有多少錢要隨時報帳。
十五、堅持消滅沒有錢的日子。
 十六、給你父母的錢一定要比給對方父母的錢少。
如果大家對這16條感到失望的話,那你  只有做好下面的256條了,總之,兩個人相處的理論是一 個幾何級數理論,它總是在前面那個數字的基礎上進行  二次方。」
愛一個人,要瞭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
 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要接受,而不是
 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
 慰問,而不是質問;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
 不是遺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為對方默
 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
 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
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夫妻同到老……只要嫁得好,不必
 嫁的早,幸福甜到老。

做家事 考驗生活能力激發學習動機

棄台大 七年級生返七股養蚵 
生活中學習 是我們比較快將能力轉嫁到孩子身上的方式
一個賢慧的媽媽 與一個只會埋頭唸書的孩子 基本上是不會有交集的

北一女薛皓薰:土石流研究逼近博士論文

文.丁筱晶

天下雜誌第460期「她的生活幾乎都在做實驗!」就讀北一女高一數理資優班的薛皓薰的媽媽這樣形容, 從小五開始,就做一系列跟防治土石流有關的科展與研究,薛皓薰得獎無數的背後是對科學一股「玩」的拼勁。

遇到目前就讀北一女高一數理資優班的薛皓薰,才知道原來高一生的生活可以如此忙碌。
心之無障礙心之無障礙
先不去想辦不辦得到,最重要是勇於嘗試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剛忙完國樂團的比賽,回家又忙著寫作業、做小組報告到凌晨,留著一頭長直髮,穿著北一女綠制服的薛皓薰,就像一般正常的高中生,忙功課,也忙社團。
然而,薛皓薰的生活卻有一點跟其他高中生不同。
週末,往往是高中生補習的黃金時段。但薛皓薰的週末,卻固定到台大土木系劉格非教授的研究室,跟教授討論目前進行實驗狀況。一談,就是一兩個小時。
早在國中時,她為了做實驗,週末還通車到台中中興大學,回到家通常都晚上十點了。
「她的生活幾乎都在做實驗!」本身就是永和國小自然科老師的薛媽媽直說。 
白天上課、晚上補習,週末還忙著做實驗,難道不辛苦?「不會啊,因為這也是在玩!」薛皓薰大大的笑容,給了個意料外的答案。
那麼,她「玩」的究竟是什麼?
大興村災難激發研究動機
翻開二○一○年台灣國際科展得獎名錄,薛皓薰的作品「透水式攔砂壩的設計準則」,為二○○三年就引進台灣,但僅有一座的透水閘門,設計出在不同土壤結構下的模型。
這個橫跨地質與工程的作品,讓當時才國三的她,超越其他國內外高中的參賽者,拿下地球科學組的一等獎,更代表台灣參加第四十三屆香港聯校科展。
這個亮眼的成果,以及研究產生的原因,並不是靈光一現。
事實上,從小五開始,薛皓薰就開始做了一系列跟防治土石流有關的科展與研究。從土石流預警器、各種壩體的攔阻效益,到設計透水式攔砂壩,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土石流的交通預警系統。
在過去五屆科展的基底上,薛皓薰研究層層深入。這龐大、耐力賽般的實驗歷程,全源自薛皓薰小學時回花蓮老家,目睹了光復鄉大興村遺跡。
大興村在○一年,被桃芝颱風引發的土石流滅村,造成二十人死亡,災難現場令她印象深刻。從小五起,薛皓薰和科展隊員就在永和國小搭起木板架的溝渠,對土石流展開漫長研究。
他們將砂、土、石以一定比例混合、加水至飽和,模擬出最容易發生土石流的坡度。他們還細部區分不同土體容易造成土石流的程度,並設計出七種警報器。
心之無障礙心之無障礙
先不去想辦不辦得到,最重要是勇於嘗試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這個第一次參加全國科展的作品,一舉拿下自然科第二名。
小六的時候,他們用竹籤、積木、冰棒棍、油土、木頭製做了人字壩、梳子壩、格子壩、封閉式壩體、通過式壩體等七、八種壩體,測試哪種攔砂、貯砂率最好。
同學戲稱「科展人」
然而,升上國中後,薛皓薰卻少了一起做科展的伙伴。她說,實驗常要用假日來做,特別像是暑假,幾乎天天都要整理實驗數據,但同學假日多半都要補習、讀書。
少了同伴,並沒有減少她繼續研究的興致。有次全家到溪頭森林區度假,薛皓薰發現目前台灣唯一一座,利用讓土石脫水而失去失去動力的透水柵,讓她非常好奇。
但由於這種水柵資料少,而且防治功能還有待改良,尚未在台灣普及。為了了解,她打電話到水土保持局請教工程師,輾轉透過介紹,前後跟著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段錦浩教授,及台大土木系的劉格非教授做實驗。
耗時一年多,她最後透過增加「篩分土石裝置」,改良了透水柵的功效,也讓她抱回台灣國際科展一等獎。
被同學戲稱「科展人」,保送北一女數理資優班的薛皓薰,其實對生物也情有獨鍾。談起養過的蟑螂、螞蟻、毛毛蟲,還有她認為「很可愛、很好摸」的馬陸,一臉興奮。未來想繼續走基礎科學研究的她,考慮走生物或地質。
「當然會持續做科展!」被問到未來,薛皓薰不假思索地說。她正進行的新研究,還是關於土石流,著重在土石流來臨前的交通預警系統。劉格非教授甚至調侃她的研究,「整理整理都可以寫博士論文了」。
做了五屆科展,薛皓薰的熱情沒有絲毫減退,反而在持續加溫中。

魔術師 劉謙: 魔術與科學都從神秘開始

文.馬岳琳

天下雜誌第460期一個好的科學家不是每天只會讀書而已,實際上現在的科學,在幾百年前都可說是魔術。

對許多華人而言,講到魔術師,從前想到的是曾把自由女神像變不見的美國魔術師大衛.考伯菲(David Copperfield),現在腦中會浮現的名字則是劉謙。
勇敢,走自己的路勇敢,走自己的路
堅持夢想的過來人,教你找到生命座標
打造將才基因打造將才基因
扎實打造將才實力,等待戰場的出現。
十二歲那一年,劉謙參加一項台灣青少年魔術競賽,曾由考伯菲手中拿下最大獎。如今三十四歲的他,已是國際魔術界最高榮譽梅林獎「世界魔術傑出貢獻獎」得主。不但連續兩年受邀在中國的春節晚會表演,更是第一位踏上美國拉斯維加斯、好萊塢,在魔術界表演聖地「魔術城堡」演出的華人魔術師。
科學的奧妙與魔術的奇幻曾同時吸引著劉謙,但因為特別喜愛「表演」,所以劉謙走上了職業魔術師的路。他從小愛看科普書、喜歡胡思亂想,身為家中獨生子,為了自得其樂,經常照著科普書上的內容細細研究實驗。又因為自尊心強,所以一旦決定成為魔術師,除了心理學、物理、化學、光學、色彩學等魔術專業,還拚了命的念語文、出國比賽、做國際交流、學行銷規劃。「因為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我無法認同與接受我自己,」好強的劉謙說。
高中念的是自然組,卻因為重考當年認識了一位日本魔術師,想和對方做更進一步交流,因此轉念東吳日文系。劉謙說,如果不是因為認識這個日本魔術師,他會選讀的應該是服裝設計。
劉謙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魔術,是如何從薄薄的液晶電視裡,毫無遮掩的直接爬出來。「從來沒人做過,我已經想兩年了,如果成功,效果應該會非常震撼吧,」劉謙笑著說。
在他還沒想出如何把自己變得比貞子還神奇前,先來聽聽魔術大師為什麼從科學實驗裡愛上魔術。以下是專訪摘要。
我小時候很愛逛書店,像《牛頓》、《哥白尼21》之類的科學雜誌和叢書,裡面就有科學實驗,比如用檸檬汁在紙上寫字,用火烤乾了後字就會浮現出來,原來酸性物質遇熱會變成茶色,這些都是我最喜歡搞的東西。家裡訂的科普雜誌裡的科學實驗,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就像魔術一樣有趣。
實際上現在的科學,在幾百年前都可以說是魔術。
勇敢,走自己的路勇敢,走自己的路
堅持夢想的過來人,教你找到生命座標
打造將才基因打造將才基因
扎實打造將才實力,等待戰場的出現。
因為魔術從十七世紀開始流傳到民間,法國近代有一位魔術師叫Robert Houdin,他是一位鐘錶師傅的兒子,對機械的東西非常了解,同時也專精物理和化學。他把在那時還不普及的一些科學知識,應用在他的魔術表演裡,成為當時很轟動的一件事。
他是第一個把魔術帶入現代化的人,同時也是把魔術帶到劇場、人們開始買票看魔術表演的人。還不普及的科學原理,對一般人來講就是魔術,覺得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魔術師心裡就知道,只要是還沒普及的科學,就是可以當成魔術表演的項目。
科學的第一步一定是想像力
科學與魔術一直是息息相關的,比方說「想像力」。一個好的科學家不是每天只會讀書而已,因為真正偉大的科學,一定是現在還沒有普及的東西。如果人沒有想像力,無法想像人會飛,也就沒有飛機的發明,所以任何科學的第一步,一定是想像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The most beautiful experience is mystery。」人類體驗到最美麗的事情,就是「神祕」,他也是先從最神祕的世界開始想像,最後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這就是真正科學的精神,也是魔術與科學相通的地方:都是從神祕開始。
不過,科學家是為了造福人群,魔術師是為了娛樂大眾,這是根本上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世界有很多娛樂大眾的方式,音樂、繪畫、藝術等,但魔術的方式比較特別,它是用一種「體驗神祕」的方式來娛樂大眾。
魔術就是把人的心帶回童年
從古至今,人們總喜歡看科幻電影、恐怖小說,而人會喜歡看電影,就是因為可以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體驗到另一種世界、另一種人生。而魔術是比電影還真實的一種超現實體驗,因為你不用透過螢幕,它是在你眼前活生生的發生,提供一種身歷其境的超現實體驗。魔術師的工作就是把人再帶回嬰兒時期的好奇心,當你面對眼前的事情不理解時,其實你的心境就跟回到童年是差不多的,這是為什麼魔術一直都會受到歡迎,因為他將你的心情帶回童年。
傳統觀念上,魔術師的社會地位並不高,但我從小自尊心強,受不了被人家看不起,原本也沒想過會做這一行,因為喜歡歸喜歡,我把它當成興趣,但大學畢業後,我發現好像沒什麼比這個更適合我。我的父母非常放任我去選擇我的人生道路,我很感激他們。一旦決定要做這行之後,就決定要做到好,所以我就想了很多方式與計劃。
勇敢,走自己的路勇敢,走自己的路
堅持夢想的過來人,教你找到生命座標
打造將才基因打造將才基因
扎實打造將才實力,等待戰場的出現。
其實這個行業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我就是想憑自己的力量做到了不起,所以一開始我就決定出國參加很多比賽,增加個人經歷。我非常注重國際化的交流,因為如果你要做的事情跟別人一樣的話,得到的結果也不會跟別人差太多,所以我一定要做一些別人沒在做的事。我大量收集國外原文資料、影像資料,跟國外一些頂尖的魔術師都保持連繫與交流,這是當時台灣魔術師比較少做到的。
我跟同行不一樣的地方
很多人以為魔術只是手指上的技巧,其實不是這樣。魔術是一種表演,表演是綜合的,除了物理、化學、光學、色彩學、服裝道具設計,魔術的中心精神就是心理學,你掌握觀眾的心理,就能把魔術的效果傳達出去。
語文也是一種國際表演所需的能力,此外,我還努力充實自己行銷、商業上的專業知識,我想這是我與其它同行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我的魔術靈感來自於周遭環境,日常生活中只要看到的東西,都可以去想像它跟魔術的連結、如何變化。像是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一大樓,就會想,如果一○一彎成九十度,大家會不會嚇一跳呢。我很喜歡看電影,也廣泛閱讀,逛美術館、博物館,做創作的人都差不多吧。
發明新魔術的方法
我個人發明新魔術的習慣,是先給自己一個目標,看想做到什麼事情,再去想怎麼達成,有的幾年想不出來,有的可能下一秒就想出來了。對魔術來講,任何事都有可能,這就跟科學是一樣的,先從想像、憧憬開始,然後設定目標去達到它。愛迪生如果不想像打開燈就會亮的話,怎麼會有燈泡發明?一定是先想像的。
年輕人喜歡看我變魔術,因為魔術不用讓你枯燥的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它在表演中讓你不知不覺的就去探索這些基本原理。像是魔術有非常多光學原理,最常應用的就是玻璃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的計算,當你要設計魔術時,你就自然得了解。
我想不管做哪一行都一樣,重點是讓自己的知識廣泛一點,目標無分大小,只要做得好,就是讓自己發光了,無論是不是站在舞台上

摘去標準答案的緊箍咒

文.洪蘭

天下雜誌第436期兩位美國學者花了六年的時間,歸納全球三千名科學家的特點,發現是「好奇」與「好問」;然而,這兩樣特質,正是所有孩子與生具備的,但為什麼最後成為科學家的人少之又少?

許多人恐懼科學,覺得它很深奧,其實科學就是生活的態度。
如何提升學習效果?如何提升學習效果?
資訊爆炸,如何孩子學習有最佳效果?
大腦的主張大腦的主張
什麼使洪蘭對教育如此熱情執著?
「用別人沒有想到的方法,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如此而已」,我們一出生就在做發展心理學家說嬰兒是「天生的科學家」,因為嬰兒眼睛一張開就不停地在探索環境,他們觀察,尋找可能的解釋,檢驗這個解釋的成立,再做進一步的觀察:嬰兒常重複做同一動作,如把湯匙丟到地上,當發出「噹」的聲音時,他就高興的笑,因為他知道他的假設對了──硬的東西掉到地上會發出聲音,軟的玩具熊丟下去就不會。世界就是他們的實驗室,我們的祖先若沒有這種能力是活不到今天的。
好奇好問 人人都是科學家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會失去這個本能呢?兩位美國研究者問了這個問題,他們花了六年的時光,找出了全世界三千名科學家的特點,結果發現第一個特點是他們會把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概念連在一起;第二是他們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一直問「假如…會怎麼樣?」,「為什麼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直到自己完全明白為止,他們會親身去探索和體驗事情的上限和下限。研究者下結論說「強烈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好問(inquisitiveness)」區分了科學家和非科學家。
我們看到四、五歲幼稚園的孩子每天問:「他為什麼要哭呢?」,「貓為什麼要吃老鼠呢?」,「花為什麼會開呢?」,但是進小學後,他們就不問了,因為他們很快就了解老師在意的是標準答案,多問只會自討苦吃;到了高中,幾乎沒有學生開口了,每天考試都考不完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想為什麼,背下來應付完就是了。畢業出了社會進入公司後,小職員只能唯命是從,多問會被炒魷魚,何況早已習慣不去問為什麼了。
這是很可悲的現象,一個活潑有創意的孩子經過我們教育系統的「千錘百鍊」後,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不可燃人」(企業把人才分成三種,最上等為「自燃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就可燃燒的人;中間的為「可燃人」,接近火就會燃燒;最下層為「不可然人」,靠近火也不會燃燒)。因此,要回復孩子天生科學家的本性要先除去標準答案這個緊箍咒,然後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再推廣閱讀使他有背景知識,能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最後他就能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了。
科學家的搖籃:自然與書本
所以科學思維的觀察力、形成假設的能力和驗證下結論的能力是循序而進的,缺一不可,我們的祖先有很好的觀察力,知道「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但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大腦和演化知識,不知道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大腦存在主要的目的是使有機體生存下去。
如何提升學習效果?如何提升學習效果?
資訊爆炸,如何孩子學習有最佳效果?
大腦的主張大腦的主張
什麼使洪蘭對教育如此熱情執著?
當一個新的刺激進來時,大腦會馬上去注意它,一旦發現它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大腦便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可能會害我們、有危險性的新刺激,對熟悉的就不再處理,所以我們就不再覺得它臭了。因此,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兼備好奇和好問兩個條件,我們要讓孩子常常去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最是變化無窮的,孩子很快會發現天地萬物時時都在改變,仔細比較今天和昨天看到的,觀察力就出來了。
形成假設的能力比較困難,因為它需要邏輯推理和背景知識。最早發現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伽利略,他用自製的望遠鏡看到月球上的黑影是一點一點的褪去,因此假設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像地球一樣有山有谷的,陰影的面積會因太陽高度而縮減。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證實了他的假設。
所以伽利略是先有觀察,看到月球表面陰影一點一點的褪去,再從生活的經驗中知道,太陽昇起時,物體的影子是慢慢褪去,直到日正當中,影子完全褪去,因此他做出月球不是平的假設,三百年後,太空人證實了他的假設。
影子的知識可以從生活上實際觀察到,也可從書中得到,因此閱讀很重要,閱讀使科學家不必親自去做每一個實驗而得到那個知識。別人窮一生之力做的實驗結果,我們只要花幾個星期把它讀進來,這個知識就是我們的,我們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的比他更遠了,科學要進步,知識沒有傳承是不可能的。當然,歸納的能力是畫龍點睛,結論下的不對則前功盡棄。
科學教育無他,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復他好奇和好問的本能,歸真返璞,科學家就出現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棄台大 七年級生返七股養蚵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請重視班級活動---敎孩子做人


今天烤披薩 考出了每個家庭怎麼教育孩子與人相處
一撮鹽  與 一罐披薩醬及起司條
都可以領到一塊批薩
這是合作 也是我對孩子的要求
活動中我看到
有孩子完全沒帶------因為平日連父母都鮮少關心了
有孩子為父母省錢吧------只帶了一撮糖 或是五個塑膠手套
有孩子一開始就主動應了兩項----帶了一斤麵粉和甜椒兩顆
也有家長特別為孩子準備了花費最貴的火腿和起司包-----這是給全班用的
有些家長很大方 為孩子做了榜樣也為老師的活動增色不少
有些家長也許不知情  殊不知每次的活動其實都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人際不是用物品價值購得
但我見到的是媽媽的用心
這樣一來當老師的也絕對會給足需求 甚至多為孩子準備一份打點弟妹及老師
一位帶了藥袋大小的玉米粒卻完全沒用到材料的孩子說
老師我可以把材料帶回去嗎?
我說不行 明日我特別烤給多準備的孩子
她難道不知道自己若帶回等於白佔他人便宜嗎?
我同情不懂人際的孩子
但我也不可能教育家長
因為你們不知因小會失大
要重視每個孩子活動的機會
因為那都是老師精心策劃的學習
只是為了有熱情的人 及不愛唸書的孩子
可以在學習上更好
1119我又忙碌了一天  好像在開店外賣一樣...
值得慶幸的是
整天下來 還有7位小仙女默默的寫了一封感謝信給老師
老師累到想哭..也欣慰到想哭...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偷竊的孩子

對待聰明的孩子
太嚴格了嗎? 能鼓勵認錯嗎?
缺少關心與讚美嗎? 增強理性機會?
給予太多物質了嗎? 需求真被滿足了嗎?
有動手拿東西的習慣嗎? 病理因素嗎?
愛說謊嗎?
人際關係出問題嗎?
心理學


內在原因為焦慮抑鬱強迫症
偷竊癖是病理性的,致病因素和機理較為複雜。有關研究認為,這類兒童有大腦發育不良和腦內單胺代謝異常,因此這類兒童的情感方式、行為方式與同齡兒童有偏差。他們偷竊是病的外在表現,內在的“驅力”和根源來自焦慮、抑鬱和強迫症。 另外,患有偷竊癖的兒童多由祖輩監護養育,或父母離異、再婚,與孩子缺少情感溝通,在學校多被孤立、懲罰,這使他們缺少愛和理性誘導,因此也就難以建立自 尊自愛。當他們的快樂取向與某些不良行為聯在一起,在潛意識中成就了一種自我精神補償,指責批評他們,就意味著壓制了他們的精神需求,不但效果不好,反而 隨著年齡增長會形成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品德教育要趁早

(99年10月5日)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最近連續發生好幾件令人驚愕的事,例如大學生在公車上把七十多歲的老人打到要去醫院驗傷;大學校園裡發生清寒學生遺失借貸來的學費,學姐撿到錢以後,要求三成的留置金;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的兩個徒弟在師父的店旁開麵包店,跟師父打對臺。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有這種事,尤其是後者,更讓老師心寒。難怪武俠小說中,師父教徒弟得留一手,不敢傾囊相授;不然有一天,徒弟翻臉不認人時,師父會死無葬身之地。

像這種忘恩負義的事被登出來以後,民眾好像沒什麼反應,而負有教化責任的媒體也沒有譴責,使我有點擔心,孩子看了會誤以為別人做了沒事,我也可以做。

很多事是法理允許,天理難容。只是法理有法典可以教,但天理怎麼教?怎麼教一個孩子要厚道?過去的方法是把孩子帶在身邊,碰到事情時,隨時隨地跟他講解。比如說,我的父親會告訴我,徒弟可以自立門戶開店,但是只隔一條街,搶師父生意,就有失厚道;撿到錢可以有報酬,但是對借貸來的學費或醫藥費要求留置金,就有失厚道;至於博愛座,年輕人本來就不應該坐,坐了還打人打到驗傷,再怎麼樣都講不過去了。品德的教養要趁早,現在不教,等習慣成自然以後,就來不及了。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說:「一個國家的前途,決定於人民的品格和教育的程度。」英國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史邁利(Samuel Smiles)也說:「一個民族如果缺少了品格的支撐,就可以確定它是下一個要滅亡的民族。」這個支撐國家的四根柱子就是管仲說的「禮、義、廉、恥」。現在孩子連禮義廉恥是什麼意思都說不出來,更遑論要他們寫出心中代表這四維的人了。

品德是潛移默化的歷程,必須從認同某個人或某種行為而產生同理心,再逐漸內化成行為的準則。全世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透過英雄的故事,讓孩子把英雄的行為內化,最後形成民族性;這是為什麼有的民族民風強悍,有的民族溫和敦厚。

中國的父母一向注重品德,教孩子要尊師重道、敬老尊賢、童叟無欺;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國民變成說一套做一套,美其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考試時寫給老師看、面試時說給老板聽的是一套,在生活中實做的又是另一套。

我問過許多大一新生,高中時有沒有作過弊?他們都說有。再問:知不知道作弊是不對的?大家都說知道。那麼為什麼還作弊?因為考不好要挨打。他們說,作弊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生存問題;人要先活下去,才能談道德。我聽了哭笑不得,也了解臺灣今天會發生這些偏差行為,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平時疏忽了,只要求孩子的功課,而沒有強調健全的人格。人要表裡如一,人家才會看得起。

亡羊補牢猶未晚,如果社會已經積非成是,而媒體不譴責、父母也不教時,老師就必須擔起這個教化的責任,隨時隨地看到不對的行為就指正。孩子的心是沃土,如果不先教正確的觀念,等野草長出來,稻子就長不好了。

“破窗理論”與細節暗示


破窗理論  國語日報破窗後


美國心理學家詹巴鬥曾經做過一個"偷車實驗",將兩輛一模一樣的轎車分別放在一個環境很好的中產階級社區和環境比較臟亂的貧民區,結果發現貧民區的車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輛幾天後仍然完好無損;如果將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的天窗玻璃打破,幾個小時後,那輛車也被偷了。
    後來,在此實驗基礎上,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好,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破窗理論"也確實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
    18世紀的紐約以臟亂差聞名,環境惡劣,同時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延伸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長布拉頓開始治理紐約。他從地鐵的車箱開始治理:車箱幹凈了,站臺跟著也變幹凈了,站臺幹凈了,階梯也隨之整潔了,隨後街道也幹凈了,然後旁邊的街道也幹凈了,後來整個社區幹凈了,最後整個紐約變了樣,變整潔漂亮了。現在紐約是全美國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這件事也被稱為"紐約引爆點"。
    還有一個被稱為校園裏的"破窗現象":班裏新來了一個留級生,由于他的勤奮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學受到震動,學習氣氛開始轉好,有時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有的人或許不以為然,但是他的一句話--這個內容要考試--便會立即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留級生的話比老師的話還有效!這說明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現象"于萌芽狀態。
    將"破窗理論"中的玻璃換成人,它變成了另一種說法,也是我對"破窗理論"的觸動:一個人給別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取決于他在一些細節上的表現。
    隨地吐痰,暗示一個人缺乏必要的修養;
    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暗示一個人喜歡表現自己;
    穿什麼樣的襪子,暗示一個人的品位如何;
    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在暗示他不可信任;
    對任何事都懷疑的人,暗示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對任何事都不滿的人,暗示他是一個憤世嫉俗者;
    不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無數小事--也就是細節構成,將細節盡量做到完美,將來的結果才有可能完美。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不怕麻煩就能教好孩子


班上的破壞事件
從書面通知家長 得到的回應是---已告誡下次不可再犯
從孩子們書寫的反省單上看到的是----會被媽媽罵及罰錢  下次不敢了
事情若是結束 好像我們敎給孩子的是----賠錢與罵人
我知道孩子們打門的原因---考不好 反正已經壞了 比拳頭大 甚至無聊
但是做的人未想過愛惜東西 或是做正確的決定
我以為事情就結束
但有兩位孩子的媽媽不一樣
他們願意重視 甚至花更多時間敎好孩子
我只不過建議該給孩子更多鼓勵及學習做事
一位媽媽主動提出了 孩子應該至始至終都由這個團體出面來思考問題
自己解決不再依賴父母 二位媽媽最後決定輪流每週來追查進度


Posted by Picasa

但與兩位家長激發出來的教育創意
我想 應該比罰錢了事更能收效並讓孩子永生難忘吧
教育是要培養帶走的能力
廁所因為孩子打出洞來
孩子留下來的不僅是大人所要探討的行為問題
更應是接下來該重新調整的教育方針
我本來以為只是勞動服務和賠償
但是今年我看到了希望
有一群默默支持社會良善力量的家長
有你們真好!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我生不多 但我敎過很多---請尊重老師專業


總統教育獎   心的教育  失敗的性教育   國中霸凌
問題不是從國中開始
只是孩子翅膀長硬了
溝通無效的效應 親子不和 夫妻離婚 朋友離散 當然老師和家長也會針鋒相對
老師敎這麼多家庭來的孩子
調解的是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
就像是剛嫁進來的新媳婦
縱使回娘家告狀
你總也不能不叫她回夫家
甚至換個新家庭
孩子是青出於藍的
大人會的避重就輕 孩子也會
家長給得榜樣
孩子就有樣學樣
這是他們習得的處理事情的本領
如此一來
老師得每日面對新的考驗
化干戈為玉帛 一團和氣 但得看老師本領 也是考驗老師的本事
但畢竟一件手法不能滿足三十家庭的看法
有人說老師上課不趕進度 光講廢話或是題外話
看了以上的新聞
一位光求分數或催訂正的老師
與不是教育專業的家長有何不同
我們要的不是升學機器
和多數家長要的一樣都是栽培未來台灣的人才
而且是造福人群的
但老師面對眾人總是得經風風雨雨
有時孩子逃避責任的加油添醋
這樣一場羅生門 將是一場全校皆知的經驗
然後錯失機會 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也造成了更多人與人之間的對立
親師生本是大社會的機制 家長關心 老師用心
應該三贏 但人與人也貴在溝通與善解
一個老師沒有理由針對孩子或家庭
就向戶政事務所的小姐不會特別對你耍脾氣
只不過老師也是有分新手爸媽或是 剛當老師的
我看到12歲的孩子因為媽媽無力管教勒死孩子的悲劇
媽媽不是專業 但是媽媽需要教育者良心的幫忙
家長也不過是希望孩子習得生活的態度及融入社會
既然出發點是為了孩子
都該互相體諒及釋出善意
這樣我們才能敎孩子
不再是 你們老師吃太飽我來錄影 或是 家長總愛來當教授指導 聽不進去
屏除猜忌與傲慢
老師和家長對立 輸在孩子
老師受過的專業得尊重
家長需要的心聲應傾聽
最重要的是學步中的孩子 我們一起牽好手
敎他走人生的好路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遺傳學》天下父母的心聲!何謂生長痛?需要治療嗎?

文/亞東紀念醫院復健科 陳惠文醫師 

三至五歲與八至十一歲年齡層的幼童,白天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夜晚卻三不五時哭鬧地說腳好痛,可能是生長痛在作祟。

醫界對於生長痛的成因,目前仍找不出確切原因,它的發作部位不固定,好發於夜晚,集中於下肢,卻忽左忽右,與骨癌、肌腱炎固定在某一處發作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肌肉、骨頭或關節的疼痛多半是在用力的時候較嚴重,譬如走動、跑步時會更疼痛,而在休息不出力時,疼痛會大幅減少,生長痛卻恰恰相反

有人認為生長痛是長的太快所導致,但人們生長最快速的時期,應該是十二至十八歲間,但這卻不是生長痛好發的年齡層,事實上骨骼生長是不會特別疼痛的,可能因為生長痛好發於未成年孩子間,所以把這種情形叫做生長痛。有學者認為可能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未能協調所致,骨頭長得較快而肌肉長的較慢,所以關節處會有肌肉牽引的現象。研究發現有生長痛的小孩,他們對痛的忍受度往往比一般小孩低

生長痛多發生在下肢的大腿前面、小腿後面、膝部關節後面等部位,不固定部位,不會紅腫熱、硬塊等現象,發作時間多在三十分鐘以內,但小朋友可能會痛到哭醒,讓家長擔憂不已。若醫師經由理學檢查、驗血、X光等影像檢查皆無異常,這類生長痛多可在長大後不藥而癒。

家長面對生長痛,可在孩子發作時給予安慰,並適時給予熱敷及按摩,或至復健科接受物理治療伸展肌肉等運動,只有當疼痛劇烈時才須投予止痛藥。生長痛是良性的暫時現象,多只發生一、兩次,但少數孩子會反覆發作,直到年歲稍長就自然消失了,不會有任何的後遺症。

值得注意的是,部份疾病也常以肢體疼痛為表現,這時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疼痛固定於一處?患部是否有紅腫熱痛?能否觸摸得到腫塊?疼痛時間在三十分鐘以上?有食慾異常及跛行?白天是否也會疼痛等情況?

如果有上述任何一項表現,家長應帶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臨床上骨樣性骨瘤患者,也常以夜晚疼痛為表現,骨癌初期也常以酸痛不已為症狀,另外,細菌感染或關節炎疼痛會固定於一個地方,局部有紅腫熱痛,這些疾病需要家長和醫生多些細心,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得到較好的預後。

本文摘自:亞東醫院院訊電子報第86期

高鈣食物為健康加分

女兒成長痛
奶類製品每天1-2杯(240CC/杯)
吸吸骨髓或將軟骨咬碎
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肝臟、魚類、香菇
外出散步曬曬太陽,也會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
避免吃過量的蛋白質
烹調時加入酸性物質
高鈣食物,如帶骨的小魚或小魚乾、蝦類、蛤及牡蠣,豆類製品,深色蔬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莧菜、地瓜葉、芥蘭、九層塔、髮菜、綠豆芽)

   推薦高鈣菜餚:
(1) 低脂高湯:大骨熬煮高湯
(2) 牛奶蒸蛋—同時吃到鈣質與維生素D

(3) 多用吻仔魚做菜:銀魚莧菜羹、銀魚茶碗蒸
(4) 香炸小魚酥:香脆可口,要整尾一起吃,可別只有吃魚肉。
(5) 多用小蝦米—開陽白菜(大白菜加小蝦米)
(6) 多吃高鈣蔬菜—蠔油芥藍、髮菜羹
榖類製品—例如: 玉米脆片、養生麥粉、麥片…..等都是含鈣量較為豐富的早餐食品

1. 芝麻製品
堅果類,包括瓜子、花生、南瓜子、開心果、蜜汁腰果等
乾燥水果類--葡萄乾、芒果乾、楊桃乾、龍眼乾等
中藥類,枸杞、紅棗、黑棗等。

100公克食物中鈣質含量


種類
50-100毫克
101-200毫克
201-500毫克
500毫克以上
穀物澱粉
綜合穀類粉、海鮮速食粥、蒟蒻
糙米片隨身包、加鈣米
麥片
養生麥粉、麥芽飲品、海鮮燕麥粥
堅果
種子
花豆、素火腿、素肉鬆、米豆、豆腐皮、蠶豆、味噌
花生、蓮子、素食全雞

黑芝麻、黑芝麻粉、芝麻醬、芝麻糊
蔬菜
水果類
海帶、芥菜、油菜花、甘薯葉、白鳳菜、青江菜、空心菜、菠菜、高麗菜、桔子、黑棗、葡萄乾、紅棗
紅莧菜、薄荷、九層塔、莧菜、綠豆芽、紅鳳菜、藤三七、川七、小白菜、油菜、黃秋葵、紫菜
梅乾菜、高麗菜乾、黑甜菜、芥藍、山芹菜、洋菜
食茱萸、髮菜、乾海帶
豆類
花豆、素火腿、素肉鬆、米豆、豆腐皮、蠶豆、味噌
臭豆腐、黑豆、黃豆、豆豉、綠豆、傳統豆腐、杏仁、紅豆
炸豆皮、干絲、五香豆干、豆棗、凍豆腐、黃豆、三角油豆腐
小方豆干
魚貝類
紅蜻蜓魚、小龍蝦、白口、紅蟳、斑節蝦、干貝、螳螂蝦、草魚、海鰻、白海參
蝦姑頭、牡蠣、文蛤、鹹小卷、劍蝦、牡蠣干、蝦仁
旗魚鬆、金錢魚、薔薇離鰭鯛、鮭魚鬆、吻仔魚
小魚干、蝦皮、蝦米、魚脯、雙帶參、條仔魚
蛋類
鐵蛋、水煮蛋、五香滷蛋
鴨蛋黃、雞蛋黃、鹹鴨蛋黃

 
乳品類
全脂保久乳、優酪、酸乳酪、調味乳
鮮乳、低脂保久乳
煉乳、淡煉乳(奶水)
奶粉、羊奶粉、羊乳片、乳酪
枸杞
蒲燒鰻、大豆卵磷脂
黑糖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教學活動預告/教學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