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論語隨喜/以直報怨

論語隨喜/以直報怨 薛仁明/聯合報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篇〉)

這個時代,重讀《論語》,特別容易覺得,孔子這人,實在健旺。

尤其是這一則。俐落,清爽,不囉唆。

這則講個「直」字,直道待人。

我鄉下出身,許多年來,也一直長居鄉下,始終覺得,不管市井商販,或是農漁百工,總之民間百姓,多半比專家學者,更懂得直道待人。民間少有意念糾結,也無啥意識形態;凡事該怎麼著,就怎麼著,總是一份平常之心。因這平常之心,他們待人處世,總比讀書人俐落,清爽,不囉唆。

譬如死刑問題。自王清峰辭去法務部長以來,死刑存廢的爭議,一直沸沸揚揚。台灣教育,向來西化,知識分子受基督教倫理及自由主義影響,遂將廢除死刑上綱為道德良知之堅持,同時,也將死刑之存在,詆以落伍、野蠻等種種汙名。他們有論述能力,且掌握了話語權,故檯面上,總一面倒地傾向於廢死。然而,每有民意調查,卻高達七成以上民眾壓倒性地支持死刑。這反差,是因迥異於知識分子,民間百姓向來不用中文講英吉利話,不拿洛克以降啟蒙思想家的「天賦人權」來嚇唬自己;他們沒有價值系統的糾結,他們從來就是,直道待人。

又譬如,體罰問題。民間教育小孩,從來是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寵子不孝,寵豬爬灶」,該有的教訓,但凡符合比例原則,出於平常之心,不盛怒,無惡意,不落愛憎,總之對小孩就有益處。這便是直道待人。我幼時就這樣受教於我母親以及學校裡的老師。打個幾下手心,哪裡就留下什麼陰影了?果真如此纖細脆弱,那麼,人生無數的大小挫折,也都足以令他陰影重重,但是,我們能替他排除生命的所有可能挫折嗎?至於學校裡屢傳之嚴重過失,只要不是非理性地「以暴制暴」,只要不是報復式的「以怨報怨」,若施之以刑,兼責之以理,又動之以情,秉持直道,平平正正,那麼,「小懲而大戒」,學生多少仍會受益的。

昔日,孔子才剛剛由大司寇行攝相事,半點不猶疑,立馬就誅殺了亂魯政的大夫少正卯。而後執教,因學生年紀較長,不太用得著體罰;但他的罵人,可是紀錄遍在,難以勝數。看孔子罵人,包括弟子對他的「吐嘈」,其直截、俐落、無有扭捏、無有糾結,特別有種生命的健旺與直道相待之氣概。時至今日,這健旺與氣概,早已不復可見;死刑、體罰等意念之糾結,把整個社會攪得正氣不揚;年輕一代,只落得價值錯亂、是非不明;而在「以德報怨」的高調中,滿嘴「愛心」的浮論裡,校園反而日益充斥著陰晦之氣,老師煩悶,學生憂鬱。我曾在國中教過十多年,格外能體會那股陰晦之氣瀰漫之深。老實說,如果我們還要迷信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專家學者,如果我們無法重新學會直道待人,那麼,這股陰晦之氣,終將鋪天蓋地,而再如何令人髮指的校園霸凌,也都只是,剛剛開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教學活動預告/教學行事曆